請問有人知道有那裡可以找到金剛經的全文?
那金剛經的起源於誰呢?
那金剛經的起源於誰呢?
一、早期中國主流佛教對《金剛經》的看法
《金剛經》在中國的流傳,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否定階段:這是該經初譯時期(南北朝至初唐)。這一時期的中國高僧,將該經視為在義理上有嚴重缺點的「不了義經」。
二、折衷階段:指初唐至明代中葉。隨著該經在中國民間的廣泛流傳,高僧開始認真檢討第一階段的高僧,對該經的貶抑態度。因此,第二階段的中國高僧,大體將該經視為雖然「不了義」,但却含有「密意」(祕密意旨)的經典。
三、全盤接受階段:明末以降,隨著《金剛經》廣泛流傳在無為教等新興的民間教派當中,該經有全盤被接受,並被視為最究竟、最高深之經典的傾向。因此,該經乃「諸經(之)祖」、[6] 「諸經之根」[7] 的說法,被這些民間新興教派提了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貫穿這三個階段的經典詮釋進路,則是:《金剛經》所闡揚的「空」,[8] 有逐步被視為「(妙)有」,而實體化的趨勢。在第一階段時,《金剛經》所闡揚的「空」,被視為僅僅是否定萬法、遣蕩一切的消極意義的「空」。到了第二階段,《金剛經》裏的「空」,開始被視為含有「(妙)有」──佛性、如來藏等「密意」。而在第三階段,《金剛經》所闡揚的「空」,則被實體化,成了創生宇宙萬物的最高原理。這種由消極意義的「空」,演變到積極創生萬物的實體「空」,成了貫穿三階段的經典詮釋進路;其中原因,除了佛教內部的高僧,把《金剛經》裏的「空」,詮釋為含有「(妙)有」密意之外,另一個原因則是:明末新興教派的開創者,往往以道家的「道」、「無極」等概念,詮釋《金剛經》裏的「空」。
標題:《金剛經》之宗旨為何
舉凡 佛陀在世說法共四十九年,一般都把它分為(1)華嚴時(證道之初三七日);(2)阿含時(十二年);(3)方等時(八年);(4)般若時(二十二年);(5)法華涅槃時(七年)。由此觀之,般若時共花去二十二年,可知其對學佛證果的重要性(蓋般若波羅蜜乃是佛陀之母)。茲流通於中國最齊全的,非唐朝 玄奘三藏法師所翻譯的《大般若波羅蜜經》六百卷莫屬,而《金剛經》乃是其中之一,即第五百七十七卷第九『能斷金剛分』,但是目前最流通的譯本,則是姚秦三藏大師 鳩摩羅什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單行本。其流通之盛,可比美於淨土宗五經之一的《阿彌陀經》。
夫《金剛經》者,無相為宗;無住為體;妙有為用。金剛者,堅利之物,能破萬物也。般若者,中文『智慧』,善破一切煩惱,轉為妙用。波羅蜜者,中文『到彼岸』,即到達諸佛究竟超脫清淨涅槃之境地。換言之,即比喻六道如苦海,無舟不能渡,今以此《金剛般若經》為舟航,能渡六道之苦海,而到達諸佛究竟涅槃之彼岸(波羅蜜),故此經乃學佛之徑路也。難怪此經讀誦者無數,稱讚者無邊,造疏及註解者數百家之多,所說道理,各隨所見,見雖不同,法即無二。茲將其宗旨,略述如下:
(一) 雖如是(即皆令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蓋眾生自性自度,佛不能度,一切眾生,性本清淨,無生無滅,故無眾生得滅度。
(二) 若菩薩不住相(即不見有我為能施人,不見有他為受施者,不見中間有物可施,三體皆空)布施,其福德如『虛空』不可思量。蓋菩薩布施,一心清淨,利益一切,為大施主,其不邀福,自然離生死苦,受大快樂,歷千劫而不古,超三界以長今,是故福德無量無邊。
(三)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蓋一切現象都是不真實,故不可馳求,不可住著。但見諸相而不著相,則色即是空,相即是性,性相圓融,無礙自在,如是即見如來(自性),何必滅相。
(四) 若於此經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蓋此經乃標榜人空法空為宗旨,若能信者,必是無四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亦必是多生曾在諸佛所,聞思修此經意旨而種善根。
(五) 諸菩薩摩訶薩,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蓋諸菩薩應生真如無染之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如此才能不被物轉而能轉物,楞嚴經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六)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蓋悟實相者,不著兩邊(空、有),不處中道,一切無住,離相清淨,解悟三空(人空、法空、空空),契合實相,究竟涅槃,即名為佛。
(七)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蓋菩提無上道心,即清淨無相心也。菩薩應離一切相以發是心,然後可以成佛。
(八)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蓋佛語真而非假、實而非虛、如如不動、不誑惑、不怪異,所以破眾生狐疑之心故也。
(九)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蓋前者,著於法無由而見真性,故如人入暗,則無所見;後者,因不著於法,眾生由此而見真性,故如人有目,又得日光明以照之,乃見種種形色也。
(十) 若受持讀誦此經而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蓋若能受持讀誦此經,直下見性如太虛空,方知罪性本空,故云先世罪業即為消滅。
(十一)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蓋人無我者,謂人無本體,因業而生;法無我者,謂法無本體,因事而立;若信此理而悟解之,是真菩薩之見識,故云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十二)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蓋常住真心,真性也,即法體空寂,不生不滅,湛然清淨,豈有過去、現在、未來。
(十三)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佛所說故。蓋佛心清淨,語默皆如,遇緣即施,緣散即寂,故本來無法,特為眾生去除外妄而說耳。
(十四) 以無四相而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蓋一切善法,乃佛接引眾生悟明真性之法,若不能離相而修,終不能得解脫,若能離相而修,令悟菩提真性,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五)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蓋如來者,真佛而無形相,遍滿虛空世界,凡其所現,乃隨眾生業緣而來現,故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十六) 金剛經中所謂『四句偈』,究竟是指那四句經文而言?從來諸家論釋不一,茲分述如下:
(1)有認為是【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蓋我謂真佛,性佛,法身佛,視之不見,以色相取不可也;聽之不聞,以音聲求不可也。故若以色相音聲求佛,是人乃行邪道,即非正見,不能見此如如之性也。
(2)有認為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蓋一切有為法於眾生界內,遷流造作,皆是虛妄,終有敗壞,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畢竟不實,故應如是觀,以悟六如之妄,則必離六如以證如如不動之理。
(3)有認為是【佛說、、、即非、、、是名】。蓋『佛說』乃是對於諸法直觀的『有』之境界;『即非』乃是經過深入觀察解悟後所見之『空』義;『是名』乃是了悟諸法緣起性空後的『空有不二』的觀念。
(4)有認為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蓋心有能所,輕慢眾生名我相;自恃持戒,輕破戒相名人相;厭三途苦,願生諸天是眾生相;心愛長年而勤修福業,法執不忘是壽者相。有此四相即是眾生,無此四相即是菩薩。
(5)有認為是【不指定經中某四句,任何四句,均可稱之】。蓋佛法本身是多方面的,一句佛法,往往可以演繹出許多不同的義理,而眾生根性也是千差萬別,對佛法領會也就不能一致,故此主張亦頗有道理。
總而言之,金剛經之旨趣,乃在闡述『至理無言、真空無相』,而不著言說,不著知解,即是無言無相。是以旋立旋破,只要諸人乃至無有少法可得,即不被諸境所惑,若得心地休歇,即謂之清境心,亦謂之本來心,亦謂之到彼岸,亦謂之涅槃,亦謂之解脫,其實一也。
《金剛經》在中國的流傳,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否定階段:這是該經初譯時期(南北朝至初唐)。這一時期的中國高僧,將該經視為在義理上有嚴重缺點的「不了義經」。
二、折衷階段:指初唐至明代中葉。隨著該經在中國民間的廣泛流傳,高僧開始認真檢討第一階段的高僧,對該經的貶抑態度。因此,第二階段的中國高僧,大體將該經視為雖然「不了義」,但却含有「密意」(祕密意旨)的經典。
三、全盤接受階段:明末以降,隨著《金剛經》廣泛流傳在無為教等新興的民間教派當中,該經有全盤被接受,並被視為最究竟、最高深之經典的傾向。因此,該經乃「諸經(之)祖」、[6] 「諸經之根」[7] 的說法,被這些民間新興教派提了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貫穿這三個階段的經典詮釋進路,則是:《金剛經》所闡揚的「空」,[8] 有逐步被視為「(妙)有」,而實體化的趨勢。在第一階段時,《金剛經》所闡揚的「空」,被視為僅僅是否定萬法、遣蕩一切的消極意義的「空」。到了第二階段,《金剛經》裏的「空」,開始被視為含有「(妙)有」──佛性、如來藏等「密意」。而在第三階段,《金剛經》所闡揚的「空」,則被實體化,成了創生宇宙萬物的最高原理。這種由消極意義的「空」,演變到積極創生萬物的實體「空」,成了貫穿三階段的經典詮釋進路;其中原因,除了佛教內部的高僧,把《金剛經》裏的「空」,詮釋為含有「(妙)有」密意之外,另一個原因則是:明末新興教派的開創者,往往以道家的「道」、「無極」等概念,詮釋《金剛經》裏的「空」。
標題:《金剛經》之宗旨為何
舉凡 佛陀在世說法共四十九年,一般都把它分為(1)華嚴時(證道之初三七日);(2)阿含時(十二年);(3)方等時(八年);(4)般若時(二十二年);(5)法華涅槃時(七年)。由此觀之,般若時共花去二十二年,可知其對學佛證果的重要性(蓋般若波羅蜜乃是佛陀之母)。茲流通於中國最齊全的,非唐朝 玄奘三藏法師所翻譯的《大般若波羅蜜經》六百卷莫屬,而《金剛經》乃是其中之一,即第五百七十七卷第九『能斷金剛分』,但是目前最流通的譯本,則是姚秦三藏大師 鳩摩羅什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單行本。其流通之盛,可比美於淨土宗五經之一的《阿彌陀經》。
夫《金剛經》者,無相為宗;無住為體;妙有為用。金剛者,堅利之物,能破萬物也。般若者,中文『智慧』,善破一切煩惱,轉為妙用。波羅蜜者,中文『到彼岸』,即到達諸佛究竟超脫清淨涅槃之境地。換言之,即比喻六道如苦海,無舟不能渡,今以此《金剛般若經》為舟航,能渡六道之苦海,而到達諸佛究竟涅槃之彼岸(波羅蜜),故此經乃學佛之徑路也。難怪此經讀誦者無數,稱讚者無邊,造疏及註解者數百家之多,所說道理,各隨所見,見雖不同,法即無二。茲將其宗旨,略述如下:
(一) 雖如是(即皆令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蓋眾生自性自度,佛不能度,一切眾生,性本清淨,無生無滅,故無眾生得滅度。
(二) 若菩薩不住相(即不見有我為能施人,不見有他為受施者,不見中間有物可施,三體皆空)布施,其福德如『虛空』不可思量。蓋菩薩布施,一心清淨,利益一切,為大施主,其不邀福,自然離生死苦,受大快樂,歷千劫而不古,超三界以長今,是故福德無量無邊。
(三)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蓋一切現象都是不真實,故不可馳求,不可住著。但見諸相而不著相,則色即是空,相即是性,性相圓融,無礙自在,如是即見如來(自性),何必滅相。
(四) 若於此經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蓋此經乃標榜人空法空為宗旨,若能信者,必是無四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亦必是多生曾在諸佛所,聞思修此經意旨而種善根。
(五) 諸菩薩摩訶薩,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蓋諸菩薩應生真如無染之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如此才能不被物轉而能轉物,楞嚴經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六)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蓋悟實相者,不著兩邊(空、有),不處中道,一切無住,離相清淨,解悟三空(人空、法空、空空),契合實相,究竟涅槃,即名為佛。
(七)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蓋菩提無上道心,即清淨無相心也。菩薩應離一切相以發是心,然後可以成佛。
(八)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蓋佛語真而非假、實而非虛、如如不動、不誑惑、不怪異,所以破眾生狐疑之心故也。
(九)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蓋前者,著於法無由而見真性,故如人入暗,則無所見;後者,因不著於法,眾生由此而見真性,故如人有目,又得日光明以照之,乃見種種形色也。
(十) 若受持讀誦此經而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蓋若能受持讀誦此經,直下見性如太虛空,方知罪性本空,故云先世罪業即為消滅。
(十一)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蓋人無我者,謂人無本體,因業而生;法無我者,謂法無本體,因事而立;若信此理而悟解之,是真菩薩之見識,故云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十二)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蓋常住真心,真性也,即法體空寂,不生不滅,湛然清淨,豈有過去、現在、未來。
(十三)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佛所說故。蓋佛心清淨,語默皆如,遇緣即施,緣散即寂,故本來無法,特為眾生去除外妄而說耳。
(十四) 以無四相而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蓋一切善法,乃佛接引眾生悟明真性之法,若不能離相而修,終不能得解脫,若能離相而修,令悟菩提真性,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五)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蓋如來者,真佛而無形相,遍滿虛空世界,凡其所現,乃隨眾生業緣而來現,故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十六) 金剛經中所謂『四句偈』,究竟是指那四句經文而言?從來諸家論釋不一,茲分述如下:
(1)有認為是【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蓋我謂真佛,性佛,法身佛,視之不見,以色相取不可也;聽之不聞,以音聲求不可也。故若以色相音聲求佛,是人乃行邪道,即非正見,不能見此如如之性也。
(2)有認為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蓋一切有為法於眾生界內,遷流造作,皆是虛妄,終有敗壞,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畢竟不實,故應如是觀,以悟六如之妄,則必離六如以證如如不動之理。
(3)有認為是【佛說、、、即非、、、是名】。蓋『佛說』乃是對於諸法直觀的『有』之境界;『即非』乃是經過深入觀察解悟後所見之『空』義;『是名』乃是了悟諸法緣起性空後的『空有不二』的觀念。
(4)有認為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蓋心有能所,輕慢眾生名我相;自恃持戒,輕破戒相名人相;厭三途苦,願生諸天是眾生相;心愛長年而勤修福業,法執不忘是壽者相。有此四相即是眾生,無此四相即是菩薩。
(5)有認為是【不指定經中某四句,任何四句,均可稱之】。蓋佛法本身是多方面的,一句佛法,往往可以演繹出許多不同的義理,而眾生根性也是千差萬別,對佛法領會也就不能一致,故此主張亦頗有道理。
總而言之,金剛經之旨趣,乃在闡述『至理無言、真空無相』,而不著言說,不著知解,即是無言無相。是以旋立旋破,只要諸人乃至無有少法可得,即不被諸境所惑,若得心地休歇,即謂之清境心,亦謂之本來心,亦謂之到彼岸,亦謂之涅槃,亦謂之解脫,其實一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