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

我以外省人為榮

台灣外省人後代是接續著「外省人」的概念而來,通常是只在台灣日治時期結束以後,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並在台灣出生,但雙親或雙親之一(一般以父親為主)是外省人者。

目錄

 [隐藏

[编辑] 緣由

民國38年隨政府撤退來台的群眾,相對台灣「本省人」的自稱被稱為「外省人」。這批來台的「外省人」隨後在台灣紮根繁衍,即使在台灣生活多年並與「本省人」婚嫁,他們的子女在傳統父系血緣分類下,仍被稱為「第二代外省人」。第一、二代外省人的生活環境大多是眷村。由於生活環境、集體歷史及家庭背景的不同,「外省人」被認為與「本省人」有部分區別。隨著定居台灣的時間越長,無論是認同或者各個方面,少數「第三代外省人」基本上已經難以分辨而與「本省人」無異。不過仍有為數不少之部份「第三代外省人」甚或「第四、五代外省人」,是以身為外省人為認知。

[编辑] 第三代

隨著時代發展,包括婚姻工作等等交流,外省人本省人之間的界限早已日漸模糊,他們的子女已經不是那麼容易被判斷出是外省人,加上早已定居台灣,對原鄉(籍貫)的認同逐漸淡薄。因此大多數的外省人第三代已經可以說是融入台灣社會,除非有人故意挑起省籍情結省籍衝突,不然基本上大家都會接受他們是台灣人這樣的說法;然而,不可否認地,一般社會依然存在著外省人與本省人的差異觀點,此種省籍分別的意識除了與國民政府遷台後建立起的統治結構有關,而這樣的統治結構在後來的發展又擴大而為外省當權者與被統治的本省人的生活方式與文化、氣質上的差異,因此是種長期形成的文化現象,並非短時期可以消弭。
就像任何地方的移民一樣,外省第三代仍然存在程度不同的家庭影響。無論在口音或者政治認同上,生長環境的潛移默化,使他們在某些方面或者某些特定時刻仍然像是一個特殊族群。不過大多數的外省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第五代,能夠感受到和一般「本省人」的差異,不過相對於他們的父母或者祖父母而言,已經算是較為少了,但仍在許多地方,如外貌文化生活習慣上能分辨出外省人與本省人顯著的差異。
戰後來台的外省人與本省人最大的認知差別,在於國家認同的問題。戰後來台的外省人多半具有大中國意識,認同於疆域涵括大陸地區的中華民國;而本省人多半不具有大中國意識,在國家認同的問題上認為應該以台灣作為優先考量。
部分戰後來台的外省人由於日本侵華戰爭的緣故,有著極為強烈的仇日情結及愛國情結,並且錯誤地將本省人以台灣為本位的政治主張解讀為是受到所謂「日治經驗」的影響,甚至怪罪部份本省人「媚日」。這種想法邏輯不通的地方在於,本省人的政治主張從未以日本為本位考量,而是主張以台灣為本位考量;為何這樣的主張會跟日本扯上關係?部分外省人的這種錯誤想法,是族群融合的一項嚴重阻礙。
而實際上,在民國70年代以前之戒嚴時期,且當時絕大多數之台灣人,仍以正統中國之中國人自居。僅有少數於「黨外」活動之人士,在進行台獨相關之活動,又豈會出現政府剛遷台後,即有「外省人是大中國意識,本省人是台灣意識」的情況?遑論因為這種不存在的情況,導致國家認同的差異?如同本省人在日治時代並沒有所謂之「台灣本土意識」,又怎會於政府遷台之後,突然興起所謂的台灣意識。因此該類說法是標準的「以今日的意識形態去套用於歷史」之謬論,與事實有極大的出入和悖離。
近20年來,因為台灣特有的選舉文化之影響,族群人數僅佔台灣10%左右的外省人,為絕對之少數。因此特定陣營之政治人物只要以族群問題為政治工具,把自己與對手(甚至選民)分化則本省人和外省人,就能從中獲得政治利益。
而台灣目前的國家政府,為中華民國。絕大多數,甚至可以說是幾乎所有的外省族群,所認同的國家為中華民國。雖然部分本省籍人士仍不承認藍綠兩黨皆執政過之中華民國政府,但在一個多元自由的法治社會,可以允許有不同的聲音。但實在不宜因為政治理念不同,就製造族群對立,甚而指謫是對方而引起,這樣對於台灣社會的安定以及文明的發展,有很大的傷害和倒退。
根據《天下雜誌》在2008年底所做的調查統計,以「身為台灣人為榮」的台灣人已經高達八成以上,顯見本、外省的自我認同區別,已經因為二十年本、外省政權的執政變化而慢慢在彌合。時間的因素也使部分外省三、四代漸漸融入台灣的社會核心。但仍有部分外省第二、三代,在以「身為台灣人為認知」的同時,更以「身為外省人為榮」。
台灣在1996年進行全民的總統大選,其後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立法院長,兩大主要政黨的黨主席,皆為本省籍人士。而後之民進黨政權,亦是如此。且所謂的本土媒體,無論平面或者電子,早已全面營運,甚或於民進黨政權時,與民進黨政府有多項的合作(如製作紀錄片)。部分人士冀望的台灣「本土化」或許尚未完全落實,但族群之間各自對對方所持有的在政治方面之偏見及誤解,應該儘速消弭,而非獨攬定義「本土化」的權力,進而指謫與自己政治理念不同之一方為「賣台」,方能讓台灣社會走向光明。  

[编辑] 著名人物

台灣目前知名的外省人大多是「外省人第二代」,由於距離1949年國民黨退出中國大陸,已逾60年,第一代的外省人多已年邁,或者去世,因此檯面上的外省第一代,與外省人第二、三代相比,已經比較少了。許多對於台灣的經濟、文化、建設發展等有卓越貢獻的外省人第一代,不在下列。

[编辑] 政治

[编辑] 演藝

電視

電影
歌手

[编辑] 藝文

[编辑] 媒體

  • 趙少康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資深媒體人,前環保署長、立法委員。(河北)
  • 金恆煒:「當代」雜誌創辦人。綠營政論節目媒體人。(浙江)
  • 周玉蔻:資深媒體人、作家。(山東)
  • 于耘婕: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電視節目主持人。(山東)
  • 李濤:藍營政論節目主持人、前TVBS電視台總經理、前華視主播。(河南)
  • 李艷秋李濤之妻,藍營政論節目主持人、前華視主播。(河南)
  • 蕭師言:人民日報社駐台政治評論。(四川)
  • 黎明柔黎玉璽之孫女,廣播媒體人、演藝人員。(四川)
  • 唐湘龍:廣播媒體人、作家。
  • 盧秀芳:盧秀燕之妹,新聞媒體人、主播。(山東)
  • 謝志偉:綠營政論節目媒體人。(廣東)
  • 陳立宏:綠營政論節目媒體人。(福建)
  • 孫香蘭:中華日報專欄主任,人民日報社特約記者。(山東)
  • 梁幼祥:節目主持人,美食專欄作家。(廣東)

[编辑] 其他各界

[编辑] 企業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 Tzeng, Shih-jung. From Honto Jin to Bensheng Re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es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9.
查看条目评分
给本文评分
可信度
客观性
完整性
可读性
我们将向您发送确认电子邮件。基于反馈隐私政策,我们不会与任何人共享您的地址。
保存成功
你的评分尚未提交
你的评分已过期
请重新评估本条目并重新评分。
发生了一个错误。请稍后重试。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
请花些时间完成简短的调查。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
您要创建帐户吗?
帐户将帮助您跟踪您所做的编辑,参与讨论,并成为社群的一分子。
或者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
您知道您可以编辑这个页面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