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天下為公)
孫文
| |
任期 1912年1月1日 – 1912年4月1日 | |
前任 | 首任 |
---|---|
繼任 | 袁世凱 |
中華民國非常(時期)大總統
| |
任期 1921年5月5日 – 1922年6月16日 | |
前任 | 首任 |
繼任 | 陳炯明事件,護法運動被迫終止 |
興中會會長
| |
任期 1900年1月 – 1905年8月20日 | |
前任 | 楊衢雲 |
繼任 | 興中會、華興會及光復會 合併為同盟會 |
中國同盟會總理
| |
任期 1905年8月20日 – 1912年8月25日 | |
前任 | 首任 |
繼任 | 同盟會與統一共和黨等數政黨 合併組成國民黨 |
國民黨理事長
| |
任期 1912年8月25日 – 1914年7月8日 | |
前任 | 首任 |
繼任 | 國民黨改組重建為中華革命黨 |
中華革命黨總理
| |
任期 1914年7月8日 – 1919年10月10日 | |
前任 | 首任 |
繼任 | 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 |
任期 1919年10月10日 – 1925年3月12日 | |
前任 | 首任 |
繼任 | 張人傑(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 |
出生 | 1866年11月12日 大清廣東香山縣永寧鄉翠亨村 |
逝世 | 1925年3月12日 (58歲) 中華民國京兆地方協和醫院 |
籍貫 | 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中山縣、中山市) |
國籍 | 大清 中華民國 |
政黨 | 中國國民黨 |
配偶 | 元配盧慕貞(1884年-1915年) 日本籍妻大月薰 (1903年-1906年) 末任妻子宋慶齡(1915年-1925年) 妾陳粹芬[參 1] |
簽名 |
學歷 | |
---|---|
經歷 | |
| |
著作 | |
孫中山早年曾受中國傳統教育和西方近代教育,認識歐美世界較深,通曉粵語、官話、英文,曾在香港華人西醫學院學習,曾經上書李鴻章要求滿清政府改革,後因滿清政府積弱不振,於中日甲午戰爭時,在檀香山創立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後在東京合併改組為中國同盟會,擔任總理。倫敦蒙難後引發政治風波,使其在中外享有知名度,被多數外國人視為中國的革命領袖。而1911年的辛亥革命,孫中山革命爆發前曾在美國收到黃興的匯款電報,而辛亥革命主要是由中國同盟會中部機關部湖北負責人居正主導下,由受革命思想啟發的新軍團體「文學社」社長蔣翊武與同盟會會員組成的「共進會」孫葆仁主導發動起義[參 4][參 5],起義爆發後黃興由香港北上武漢相助指揮,而孫中山在起義爆發隔日於報上閱得辛亥革命之消息,並未立刻歸國而是繞遠路抵達歐洲,遊說英、美、法、德政府與四國銀行團,要求列強保持中立與終止對滿清的貸款,並且支持中國革命[參 6],雖未取得列強真正的支持,歸國後被多數革命者認為他的聲望與能力足以成為新成立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領導人物,因此,被選為臨時大總統[參 7]。
孫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為建立中華民國的國民革命發起者,由他所提出的《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亦影響深遠。他是一位在海峽兩岸都受到敬重的革命家,中華民國尊其為國父而中國國民黨尊其為總理,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稱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參 8]。
目錄[隐藏] |
[编辑] 生平
孫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為建立中華民國的國民革命發起者,由他所提出的《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亦影響深遠。他是一位在海峽兩岸都受到敬重的革命家,中華民國尊其為國父而中國國民黨尊其為總理,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稱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因為夏商周斷代考古工程出土,孫中山歷史定位正接受嚴格考驗.[编辑] 幼年
孫中山於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出身於農家,其家無田產,佃二畝半高租田耕種,難以糊口,其父達成還在村中打更報時。孫中山6歲時便上山打柴牧牛,到溪澗捕魚蝦,隨外祖父到海邊打蚝,還到鄰村三合會人辦的武館偷學拳術,故從小就養成勤勞勇敢的精神。九歲時,孫中山進入私塾,接受國學啟蒙教育,閒暇之餘常聽太平軍老兵講述太平天國故事,心生佩服嚮往。1878年5月,12歲的孫中山受長兄孫眉接濟,隨母乘輪船赴夏威夷,「始見輪舟之奇,滄海之闊」[參 9]。在當地,孫中山於英國聖公會主教韋禮士(Alfred Willis)主持、採全英語授課的意奧蘭尼書院[參 10] 內修讀英語、英國歷史、數學、化學、物理、聖經等科目,正式認識基督教。1882年7月,孫中山畢業,並獲夏威夷王國國王卡拉卡瓦親頒英文文法優勝獎。1883年春,進入夏威夷最高學府——美國公理會教會學校奧阿厚書院(相當於中學)繼續學業[參 11]。然而入學不過三月,由於孫中山對加入基督教意向不減,又經常勸說工人不要膜拜關帝君神像,兄長憂其觸犯眾怒,二怕雙親斥責,遂斷絕支助,將18歲的孫中山送回家鄉。[參 12]
不久與同鄉友人陸皓東一起「搗毀偶像」,破壞村中北帝廟神像,不為鄉人所容[註 2]。同年冬天,孫中山來到香港,與陸皓東一同到基督教綱紀慎會由美國公理會傳教士喜嘉理博士(Charles Hager)主持洗禮加入基督教[參 11][參 14][參 15],並就讀於拔萃書室(今拔萃男書院)[參 16]。1884年,孫中山進入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同年5月,奉父命返鄉娶盧慕貞為妻[參 11]。孫眉獲知弟弟成為基督徒的消息後,將其召回夏威夷,試圖切斷孫中山與教會之間的關係,可惜徒勞無功,幾個月後在基督教友人的幫助下返回香港,由於中途輟學的關係,孫中山並未取得中央書院的畢業文憑[參 14]。
1886年孫中山持喜嘉理博士的介紹信,到廣州博濟醫院附設醫學堂習醫學,結識日後的革命夥伴鄭士良。隔年1887年轉學進入香港西醫書院(香港西醫書院和及香港官立技術專科學校後來合併進香港大學, 但是嚴格來說孫中山不應該認為是香港大學的畢業生,因為香港大學成立於1911年。)。孫中山曾回憶:「予在廣州學醫甫一年,聞香港有英文醫校開設,予以其學課較優,而地方較自由,可以鼓吹革命,故投香港學校肄業。」[參 17] 而當中提到的這所「英文醫校」便是香港西醫書院。1923年2月20日,孫中山在香港大學發表演講。有問到孫中山於何時及如何而得革命思想及新思想,他說:「我之此等思想發源地即為香港,至於如何得之,則我於三十年前在香港讀書,暇時則散步市街,見其秩序整齊,建築宏美,工作進步不斷,腦海中留有深刻之印象。…香港政府官員皆潔己奉公,貪贓納賄之事絕無僅有,此與中國情形正相反。」[參 18]
就讀香港西醫書院的五年期間,孫中山結識許多日後對其革命襄助甚多的友人,包括恩師康德黎、陳少白與楊鶴齡,並經楊鶴齡介紹認識尢列[參 19]。1892年7月,孫中山以首屆成績第一名畢業(但是該班只有孫中山和江英華兩名學生),並獲時任香港總督威廉·羅便臣親自頒獎。其後,孫中山於澳門、廣州等地行醫;不管是就學或在廣州行醫期間,孫中山都常與尢列、陳少白、楊鶴齡、陸皓東等人暢談、批評國事,也常談革命,故當地人將此四人名為「四大寇」[註 3]。
孫中山早年的生活有兩個特色:一是出身平凡農家,生活樸實而活潑,受傳統名教的束縛少,因為敢於做『洪秀全第二』;二是受西方新式教育,得科學文化洗禮,思想切實而具開創性,故不惜為「四大寇」之一[參 19][參 20]。
[编辑] 籌組興中會
1895年孫中山到香港,於2月18日召集舊友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楊鶴齡等,討論籌備「香港興中會總會」。時楊衢雲、謝纘泰等先以「開通民智、改造中國」為宗旨創立「輔仁文社」,孫中山以志業相近,與其接洽同操大業,然兩派人馬在領導權上相持不下,香港總會2月21日成立,卻直到10月10日始以楊衢雲任會長,孫中山獲起義指揮權,底定香港興中會總會與輔仁文社的合併案[參 23]。租定總會所位於中環士丹頓街13號,外懸「乾亨行」商號招牌作掩護。
從1895年香港興中會建立至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的十六年間,孫中山發動的十次武裝起義中,有六次是香港興中會和同盟會香港分會,以香港為基地秘密發動的。香港既是指揮和策劃中心,又是經費籌集與轉匯中心、軍火購製與轉運中心,海內外革命同志的聯絡與招募中心,也是每次起義失敗後革命黨人的避難場所。[參 24]
[编辑] 廣州起義
1895年2月21日,興中會總會在香港成立,與會者皆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倘有貳心,神明鑒察。」利用傳統宗教信仰為誓,興中會選出楊衢雲為會辦(時稱「伯理璽天德」,音譯自英文「President」),孫中山為秘書 。同年3月16日,首次幹部會議決定先攻取廣州為根據地,並採用陸皓東所設計之青天白日旗為起義軍旗,即分工展開各種活動,孫中山主持前方發難任務,衢雲主持後方支援工作。孫中山進入廣州,創農學會為機關,並廣徵同志,定重陽節(10月26日)為起義之日。可是因為事先洩密,這次起義失敗作收,以陸皓東為首的多數成員被捕處刑,孫中山則被清廷通緝,在清政府的壓迫下,港府頒發放逐令,不准孫中山進入香港,為期五年。孫於11月避往日本,並於此時起剪掉辮子,改穿西服。1896年初與其妻兒抵達夏威夷,再轉往美國希望在旅美華僑中發展興中會及籌款,獲得踴躍捐輸,佛洋、光緒龍洋、鷹洋各若干。1896年秋天,孫中山轉往英國倫敦,被清廷差人暗中非法禁錮,擬祕密押送回國處決,消息曝光後成為國際事件。經孫的老師英國人康德黎營救脫險,孫中山並被邀出書描述其遭遇,孫中山亦因此事而名聲大噪,事件後來被稱為「倫敦蒙難記」(Kidnapped in London)。1897年,孫中山經加拿大,轉往日本。先結識宮崎寅藏、平山周,二人後來成為孫中山的長期支持者;透過宮崎寅藏及平山周,孫中山再結識日本軍政、幫會中人,包括犬養毅、大隈重信、山田良政等人;並一度接觸梁啟超等。
1900年由於庚子拳亂引來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孫中山藉此機會聯繫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希望能籌劃南方諸行省獨立,成立類似美國的合眾國政府,李鴻章也答應與其會見。但在日本友人協助下卻發覺不過是清廷的陷阱。而後,李鴻章赴燕京協調庚子條約之事,此會面也無疾而終。同年9月,孫中山與日本友人及原香港興中會核心人物先赴香港,但被禁入境後轉往台灣,得台灣日治時期日本臺灣總督府官員答允支持在廣東惠州三洲田(今深圳市鹽田區三洲田村一帶)發動起義(稱惠州起義)。後因日本官員臨時改變態度而失敗,孫亦返回日本。
1903年夏,孫中山在日本青山開辦革命軍事學校起,改革命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同年9月,孫中山離日再赴檀香山,希望再次在華僑中發展革命。1904年初,孫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門致公堂,成為致公堂「紅棍」。同年赴美國,一度被美國移民局扣留在舊金山。後得舊金山洪門致公堂保釋及代聘律師方才免被遣送回中國。[參 25]}}。孫中山之後到美國東岸尋求華僑支持革命,並於紐約首度發表對外宣言,希望博得外國人士對革命的支持與好感,但並未取得甚大成果。年底收到中國旅歐學生資助,轉往歐洲活動,在倫敦、巴黎、布魯塞爾等地中國留學生中活動宣傳革命,並從留學生中籌得款項,於1905年中再赴遠東,7月抵達日本橫濱。在宮崎寅藏介紹下與黃興見面,並開始籌劃聯合各革命組織。
[编辑] 倡導革命
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共領導了10次武裝起義。1907年,日本政府受清廷壓力,以15,000元請孫中山離開日本。孫中山收款後於3月離開日本。由於此事未經同盟會內部商議,於是引起會內分裂。孫中山先抵越南河內,繼續策劃革命起義,5月命余丑舉行潮州黃岡起義,歷6日而敗,是第三次起義。6月孫中山命鄧子瑜起義於惠州七女湖,歷10餘日而敗,是第四次起義。7月6日徐錫麟起義於安慶,失敗殉難。同年7月,孫中山赴廣西主持鎮南關起義,再告失敗。12月,孫中山被越南法國殖民當局驅逐出境,南下南洋之後,在胡漢民、汪精衛等支持下,在新加坡另成立同盟會總部,後搬遷到檳城。1908年3月27日黃興由安南率革命軍進攻欽州,是第七次起義。4月,黃明堂起義於雲南河口,是第八次起義。1910年2月倪映典發動新軍起義於廣州,是第九次起義。1909年至1911年期間,孫中山大部分時間在旅途之上,曾環繞地球多次,在各國華僑、留學生中籌劃革命經費及外國政府支持,然而所得極為有限。
另一方面,同盟會及其週邊組織快速擴張規模,並於1910年一月成立同盟會美洲地區總會,期望能吸收更多海外華僑參與革命。此外又先後發動包括1911年4月27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黃興領導的黃花崗起義在內的多次起義,直至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義成功擊退,掌控武漢,成立湖北軍政府,各省的革命黨咸起響應,終推翻清朝。據統計,自1894年到1911年之間發動的革命起義事件計有29次之多[參 27]。1911年的武昌起義是共進會與湖北新軍革命團體文學社共同策劃的,甚至只是一次偶然的擦槍走火事件。當時孫中山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典華」(今翻譯為丹佛)的朋友的餐廳打工度日,對革命事並不知情,所以孫中山說:「武昌之功,乃成於意外」[參 28]。
[编辑] 革命經過
次數 | 時間 | 革命經過 |
---|---|---|
第一次廣州起義 | 1895年 | 孫中山率領鄭士良、陸皓東等人,準備襲取廣州。但是事機洩漏,清政府展開搜捕,陸皓東被捕犧牲。 |
惠州起義 | 1900年 | 10月8日,孫中山命鄭士良等人於惠州三洲田(今深圳市鹽田區三洲田村一帶)發動起義。 |
潮州黃岡起義 | 1907年 | 5月命余丑起義於潮州黃岡,歷六日而敗。 |
七女湖起義 | 1907年 | 9月命鄧子瑜起義於惠州七湖。 |
防城起義 | 1907年 | 9月命王和順起義於欽州王光山。 |
鎮南關起義 | 1907年 | 12月命黃明堂起義鎮南關,並親臨指揮。 |
欽州、廉州起義 | 1908年 | 3月27日黃興由安南率革命軍進攻欽州。 |
河口起義 | 1908年 | 4月命黃明堂起義於雲南河口。 |
廣州新軍起義 | 1910年 | 2月倪映典發動新軍起義於廣州。 |
黃花崗起義 | 1911年 | 4月趙聲、黃興等人在廣州領導起義。後收殮到72具烈士遺骸,合葬於黃花崗。 |
武昌起義 | 1911年 | 10月由共進會與湖北新軍革命團體文學社共同策劃,引發了各省宣布獨立,導致清帝退位。 |
[编辑] 創立民國
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緝的影響,自1907年起孫中山便長期居留歐美各國。武昌起義時,孫中山人在美國丹佛而不在中國。初聞革命成功時,孫中山還有些訝異,但隨即在海外華人與美國的同情者間籌集資金。11月2日孫中山從紐約出發,前往倫敦、巴黎遊說西方政府與銀行團終止貸款給滿清政府與支持中國革命。11月24日從法國馬賽啟程,乘「狄凡哈」號郵輪,經停檳城、新加坡,香港,於12月25日抵達上海,並於29日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於1912年1月1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並循革命軍與袁世凱的秘密協議,特申「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至專制政府既倒,民國卓立於世界,即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月底組成臨時參議院。當時孫中山領導的臨時政府實力有限;雖然大部分的省份已脫離清政府的控制,可主要的軍事憑藉卻是各地的團練與新軍,或是混入部分華僑以及洪門與旗下哥老會的成員,無論在財政、武器、裝備與士兵素質上,皆無法與清朝主力北洋軍抗衡。此外由於孫並未實際投入革命戰事,故各省的革命勢力紛紛推出自己的領導人,使革命勢力呈現多頭馬車的情形。革命軍被北洋軍接連擊敗後,孫中山決定與北洋軍的統帥袁世凱和談,希望通過給予袁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袁成為清朝垮臺的最後關鍵。最後孫與袁達成協議: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由袁接任,袁則以實際行動迫使清朝皇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發佈《退位詔書》,中華民國的成立取代中國過去的帝國體制,孫中山即於13日向參議院請辭並舉薦袁世凱以自代。茲後苦心孤詣協助袁氏依民主程序選任、就職、組職內閣,尤特重其向國民宣誓一事,引導袁氏步入民主程階。4月1日親自去參議院宣布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一職。
1912年8月24日,孫中山應袁世凱之邀到北京會見,向袁表示,退出政界,建設中國鐵道。8月,經宋教仁從中斡旋,同盟會與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合併,改組為國民黨。25日,孫中山在北京舉行的國民黨成立大會中被選為理事長,但孫中山以「決不願居政界,惟願作自由國民」,即委宋教仁為代理理事長。孫中山自己出任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理,設總部於上海[參 29]。他曾打算出賣鐵路經營權換取外國借款以完成其鐵路建設計劃。[參 30]
[编辑] 討袁護法
在日本內閣的默許下,孫中山經門司、神戶,最後從橫濱進入東京[註 4]。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建立中華革命黨,並兩次發表討袁宣言[參 31]。中華革命黨要求黨員向孫中山個人絕對效忠,要按手模宣誓;並且將黨員按入黨時間分成等級,享有不同待遇。部分同時流亡日本的國民黨員對此反對,原同盟會中重要人物如黃興、李烈鈞、柏文蔚、譚人鳳、陳炯明等俱未有加入。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結婚。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在北京稱帝。1916年5月1日,孫中山回到中國,住於上海租界區。5月9日,孫中山發表《討袁宣言》,號召推翻袁世凱。
1917年7月張勛復辟,孫中山號召護法,時任廣東省長朱慶瀾邀孫赴粵,並派程璧光之獨立海軍載孫中山、唐紹儀、汪兆銘、伍廷芳等人和部分國會會員南下廣州。抵達廣州之時,段祺瑞「保護共和」已經成功驅逐張勳,但是拒絕恢復被張勳廢止的1913年選出之國會。孫中山號召國會議員南下,召開國會非常會議,展開護法運動(亦稱三次革命),組織護法政府並就職爲大元帥,誓師北伐[參 31]。但廣州護法政府逐漸由舊桂、滇系軍人控制,孫中山實力有限,甚至出現「政令不出士敏土廠(大元帥府)」的情況。孫中山曾嘗試發動兵變而未果。1918年桂、滇各系控制國會改組護法政府,以七總裁取代大元帥,孫中山被架空,被迫去職。
1919年10月,改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參 34]。1920年8月,陳炯明成功擊退盤踞廣州一帶的桂、滇系,請孫中山重回廣州,11月28日孫中山從上海回到廣州。1921年4月2日,廣州非常國會取消軍政府,改總裁制為總統制,4月7日選孫中山為大總統(習慣上稱為非常大總統),孫中山宣誓就職,開始第二次護法運動,又稱作三次革命。
1922年5月,直奉戰爭直系獲勝,恢復約法和國會。在粵國會議員紛紛北上。陳炯明主張停戰,實行聯省自治,而孫主張繼續軍事北伐,最終產生激烈衝突,於1922年6月爆發炮擊總統府事件,孫中山離粵退居上海。
[编辑] 聯俄容共
在1923年與共產國際合作後,蘇俄方面給予孫中山大量軍火和銀錢援助,並派出軍事顧問幫助孫中山建軍北伐。隔年,黃埔軍校成立。在蘇聯的影響下,孫中山同意中國共產黨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國民黨。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孫中山在廣州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孫中山力排國民黨內反共勢力的干擾,堅持「聯俄容共」,積極籌備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參 35]。
[编辑] 掃蕩軍閥
[编辑] 逝世
[编辑] 名字與尊稱
[编辑] 名號
孫中山除了本名與下表所使用的名字外,亦用過大量的中文、英文、日文化名與筆名 [註 6],多是為了擺脫通緝或隱蔽身份而取的,部分則在於宣揚革命或是表達人生期望[參 39][參 40]。1912年以後,孫氏不再面臨滿清的追捕,其本人之所有公私檔案均以本名「孫文」署名,他本人從來不以「孫中山」自稱。在歐美,孫氏以其號「逸仙」或全稱「孫逸仙」(即廣州話拼音「Sun Yat-sen」)而聞名於世。性質 | 名字 | 釋義 |
---|---|---|
譜名 | 德明 | 族譜上的名字。 |
幼名 | 帝象 | 「帝」字,乃親人為其請求「北帝」神,護佑之意。[註 7] |
名 | 文 | 在家鄉上學時所取的訓名。 |
字 | 載之 | 由名「文」而來,取「文以載道」之義。 |
號、教名 | 日新 | 取自《大學》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語。1883年於香港加基督教受洗時的署名,亦即教名 |
號、教名 | 逸仙 | 由漢文教師區鳳墀牧師依「日新」之粵語諧音所改。 |
羅馬化 | Sun Yat-sen | 「孫逸仙」的廣州話拼音。因孫氏曾任醫生,故常被尊稱為「Dr. Sun Yat-sen」。 |
化名 | 中山樵 | 1897年,為掩護於日本流亡之行蹤,日本友人平山周在陪同孫氏投宿旅館時,想到附近有華族中山家宅邸,加上該家族成員中山慶子乃明治天皇生母,同時孫文亦欽佩明治天皇推動明治維新之舉措,便為其取日本姓為「中山」,加上自取之「樵」。 |
化名 | 高野長雄 | 紀念日本維新志士高野長英醫師而命名。 |
通稱 | 孫中山 | 1903年革命人士章士釗將日本人宮崎寅藏(即宮崎滔天)之著作《三十三年之夢》翻譯為《大革命家孫逸仙》時,將本姓與化名連用,成為後人對孫文的通稱。 |
在粵語中,「大砲」一詞亦有「吹牛皮」的意思,常被用來隱喻「不切實際之人」。辛亥革命之前,當時的政治對手為了揶揄孫文,便給他起了一個「孫大砲」的外號,以暗諷孫文某些言辭的誇大不實。[參 41]
另外,孫文在香港西醫書院中讀書時,常當眾倡言反清,聞者多膽怯走避,惟陳少白、尢列、楊鶴齡附和之,乃得四大寇之諢名。
清政府公文中,皆在其名字「文」上作文章,加上三點水部首,貶稱其為「孫汶」。「汶汶」一詞,出自《史記·屈原列傳》:「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註解此文的人,或說「汶汶,猶昏暗不明也」,或說「蒙垢塵也」,或說「玷污也」。
[编辑] 尊稱
孫中山於1925年3月12日病逝後,當時於北京中央公園社稷壇舉行公祭時,豫軍總司令樊鍾秀特致送巨型素花橫額(闊丈餘,高四、五尺),當中大書「國父」二字,他的唁電輓幛,均稱「國父」,這是孫中山在公開場合被尊稱為「國父」之始[參 42]。抗日戰爭中期的1940年3月21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第143次會議決議:尊稱本黨總理為國父,以表尊崇。根據中常會的決議,國民政府以孫中山先生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萬世,於同年4月1日明令全國自是日起,尊稱總理孫中山為中華民國國父。同年5月29日,國民政府又發布明令,規定在政府公家機關、民眾團體應一律改稱國父,在國民黨黨內稱國父或總理均可,民間已印就之圖書文字,不必強令改易。自此之後,孫中山即在中國歷史上確立了其「國父」的地位[參 42]。
金陵汪精衛建立的親日政權也尊崇孫中山,並作出了一系列規定。1941年5月29日,在汪政府的中央政治委員會第49次會議通過的,由陳公博提出的「手創中華民國之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先生應尊稱為中華民國國父」的議案,即屬一例,同時規定有關「公牘、教科書籍、報紙、刊物及一切文字稱述總理或孫先生時,均應改稱國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則未以官方名義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國的國父為孫中山或其他任何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或中國共產黨在正式的場合或文書上提及孫中山時,通常使用的稱號是「革命的先行者」,從未稱孫中山為國父。不過,中國共產黨無論在建政前或後,都尊稱孫氏是「中共的老師」和「革命的旗幟」[參 43],民間則有人沿襲民國時代稱孫中山先生為「國父」的這一做法。另外孫中山先生之夫人宋慶齡女士,因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享有較中華民國時期更崇高的地位,有時也被人進而尊稱為「國母」。[參 44]
中共「20024」號文件2002年11月修訂的《關於正確使用涉台宣傳用語的意見》中,規定「對台北「國立國父紀念館」不直接稱謂,可稱台北中山紀念館[1]。」
[编辑] 遺書與遺囑
1925年3月11日,孫中山在彌留之際,由汪精衛代筆[參 45] 簽署了兩份遺囑,內容如下:【家事遺書】
【國事遺書】
【其它遺囑】 共產國際代表鮑羅廷起草了所謂《致蘇聯政府遺書》,孫中山並未簽字[參 46]。此份遺囑當時亦僅有少數國人所知 [參 47],並且在蘇聯刊發時,出現了幾種不同版本。其中文版如下: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大聯合中央執行委員會親愛的同志:
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時轉向於你們,轉向於我黨及我國的將來。你們是自由的共和國大聯合之首領,此自由的共和國大聯合,是不朽的列寧遺產與被壓迫民族的世界之真遺產。帝國主義下的難民,將藉此以保衛其自由,從以古代奴役戰爭偏私為基礎之國際制度中謀解放。我遺下的是國民黨,我希望國民黨在完成其由帝國主義制度解放中國及其他被侵略國之歷史的工作中,與你們合力共作。命運使我必須放下我未竟之業,移交於彼謹守國民黨主義與教訓而組織我真正同志之人。故我已囑咐國民党進行民族革命運動之工作,中國可免帝國主義加諸中國的半殖民地狀況之羈縛。為達到此項目的起見,我已命國民黨長此繼續與你們提攜。我深信你們政府亦必繼續前此予我國之援助。親愛的同志!當此與你們訣別之際,我願表示我熱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而歡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為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並進以取得勝利。謹以兄弟之誼祝你們平安!
[编辑] 思想與措施
孫文的思想大部分是他將中國道統和西洋歐美各家學說綜合整理而來,但是也有少部分見解是「兄弟(我)所獨創」(孫文語)。- 孫文:「中國有一個道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繼不絕,我的思想基礎,就是這個道統,我的革命,就是繼承這個正統思想,來發揚光大!」[參 48]
- 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參 49]。
- 「人民有權,政府有能」的「權能區分」;廣興福利,大有為式的「萬能政府」。
- 人民之權又稱為政權,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四種。
- 政府之能又稱為治權,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分立,是為「五權憲法」。
- 人民行使政權的基本訓練與條件:民權初步,即議事規則。
- 中央與地方的「均權制度」,以縣為單位的「地方自治」。
- 在經濟思想方面,提倡社會互助理論,曾說「人類進化之原則與物種進化之原則不同,物種以競爭為原則,人類則以互助為原則。」似是受到達爾文進化論與俄國克魯泡特金的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影響。
- 政治現代化建設方面,主張漸進主義的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說。軍政時期優先消滅軍閥土匪,應實行軍管。訓政時期優先基礎建設與民權初步訓練,應實行一黨執政。憲政實行之條件是全國半數以上縣市具有選舉罷免地方首長之條件,公民具有發動創制複決之條件,則選舉召開國民大會制訂憲法,還政於民,實行多黨競爭的現代政治制度。
- 以王道為基礎的區域合作和政治架構:大亞洲主義,以及向國際投資開放的實業計畫。
- 人生哲學:「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 哲學主張:「知難行易」。
- 天下為公
- 孫中山先生讚揚霍元甲「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之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於世的高風亮節,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惠贈精武體育會[參 50]。
[编辑] 信仰
孫中山論宗教和民族的關係:
孫中山注意信仰的力量,以三民主義信仰團結革命同志。他曾說:「宗教之所以能夠感化人的道理,便是在他們有一種主義,令人信仰。普通人如果信仰了主義,便深入刻骨,便能夠為主義去死。因為這個原因,傳教的人往往為本教奮鬥,犧牲生命亦所不辭。」「我們國民黨要革命的道理,是要改革中國政治,實行三民主義和五權憲法。我們的這種主義,比宗教的主義還要切實。因為宗教的主義,是講將來的事和在世界以外的事;我們的政治主義,是講現在的事和人類有切膚之痛的事。宗教是為將來靈魂謀幸福的,政治是為眼前肉體謀幸福的。說到將來的靈魂,自然是近於空虛;講到眼前的肉體,自然有憑有據。那麼宗教徒宣傳空虛的道理,尚可收到無量的效果;我們政黨宣傳有可憑據的道理,還怕不能成功嗎?!」民族主義是三民主義的內容之一,孫中山曾論及民族主義思想以及民族和信仰的關係:「大凡人類奉拜相同的神,或信仰相同的祖宗,也可結合成一個民族。」「中國人黃色的原因,是由於根源黃色血統而成。祖先是什麼血統,便永遠遺傳成一族的人民,所以血統的力是很大的。」
孫中山論三民主義信仰:
「人類對於一件事,研究當中的道理,最先發生思想;思想貫通以後,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所以主義是先由思想再到信仰,次由信仰生出力量,然後完全成立。何以說三民主義就是救國主義呢?因三民主義系促進中國之國際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經濟地位平等,使中國永久適存於世界,所以說三民主義就是救國主義。」
[编辑] 家系
孫中山家族的祖居地有「紫金說」和「東莞說」兩種說法。「紫金說」由廣東學者羅香林在1920年代提出,他認為孫中山的祖居地為廣東省東江流域的紫金縣公館地區,與翠亨的孫氏不同宗。「東莞說」為孫中山故鄉的翠亨孫氏所提出,此說認為孫氏祖居地為廣東省東江流域的東莞市長安鎮上沙村,主要依據為孫中山家族的族譜。羅香林的「紫金說」提出之後,一直與「東莞說」針鋒相對,故而產生了關於孫中山祖居地的爭論。「東莞說」一直是被社會主要接受的說法,現在孫氏家族的長子嫡孫孫滿等親屬後代均亦認同。雖有「紫金說」與「東莞說」兩種學說的爭議,但孫中山的祖先從東莞遷居到珠江口西岸的香山翠亨村的情況,則是被公認的。[编辑] 家族
- 祖輩
- 高祖父:孫殿朝
- 高祖母:林氏
- 曾祖父:孫恆輝
- 曾祖母:程氏
- 祖父:孫敬賢(1789年-1850年)
- 祖母:黃氏(1792年-1869年)
- 父親:孫達成(1813年9月26日-1888年3月23日)
- 母親:楊氏(1828年-1910年)
- 兄弟姊妹
- 長兄:孫德彰(1854年-1915年)
- 二兄:孫德佑(1860年-1866年)
- 長姊:孫金星(1857年-1860年)
- 二姊:孫妙茜(1863年-1955年)
- 妹:孫秋綺(1871年9月3日—1912年4月18日)
- 妻妾
- 第一任妻子:盧慕貞(1867年7月30日-1952年9月7日)
- 第二任妻子:宋慶齡(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 日本籍妻子:大月薰(1888年-1970年)
- 側室:陳粹芬(1873年-1960年)[註 9]
- 情人
- 子女
- 長子:孫科(1891年10月20日—1973年9月20日)
- 長女:孫娫(1894年3月31日—1913年3月25日)[參 53]
- 次女:孫婉(1896年11月12日—1979年6月3日)[參 53]
- 日本籍長女:宮川富美子(與日籍妻大月薰女士所生)(1906年5月12日-1990年5月6日)[參 54]
- 孫輩
- 嫡孫:孫治平(1913年11月15日-2005年4月6日)
- 次孫:孫治強(1915年1月27日-2001年7月4日)
- 長孫女:孫穗英(1922年1月16日生)
- 次孫女:孫穗華(1925年3月18日生)
- 三孫女:孫穗芳(1935年3月19日生)
- 四孫女:孫穗芬(1938年8月6日-2011年1月29日)
- 外孫
- 曾孫輩
- 玄孫輩
[编辑] 逸聞
- 馮自由《革命逸史》記載孫文喜歡下象棋,但棋藝不精:「中山畢生不嗜菸酒,讀書之餘,間與人下象棋,然習之不精,好取攻勢而懈於防守,故易為敵所乘,余與胡漢民何香凝等皆嘗勝之。外國紙牌尤非其所好,然頗精於三十年前盛行之廣東天九牌,乙巳以前居橫濱時,每與陳四姑(名香菱)、張能之夫婦玩之。」
- 孫中山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並且在學成績滿分,第一名畢業,由教務長康德黎博士(Dr. James Cantlie)頒發畢業證書。當時有十三位學生入學,但到畢業時僅有兩位學生成績合格能夠畢業,孫氏及江英華。香港西醫書院在當時尚是草創,未能獲得香港當局的承認,必然無法取得香港的行醫執照[註 10]。但在當時的遠東地區仍屬比較有開拓性的醫學院,孫文畢業時,北洋大臣李鴻章曾有意將其延攬到其欲創辦的北洋西醫書院。[參 55]
- 據唐德剛表示:武昌起義成功後,當時接到電報的孫中山正在科羅拉多州典華城(今譯丹佛)友人盧瑞連開的餐館中當「企檯」端盤子[參 56]。
- 許多反清革命家都持外國護照,尤其是有了倫敦遇難的經驗,孫中山在1904年3月14日(倡導革命時期)以出生在夏威夷為理由申請美國公民,但在1904年4月7日從夏威夷前往舊金山時,遭到美國移民局官員懷疑並扣留,孫中山聘請律師[註 11],找了親友作證並打贏官司[參 55] ,保留了美國國籍。美國此時正實施排華法案。中國人除政府官員,少部份留學生外,一律禁止入境。孫中山是以宣誓方式取得夏威夷出生紙後,在美國政府的幫助下[參 57],申請得到美國護照入境,以免被遣送回大清帝國,並讓孫中山之後可到美國東岸尋求各國人民支持革命。
[编辑] 紀念
- 參見孫中山紀念
[编辑] 臺灣
- 臺灣光復之後,臺灣各地也常見為了紀念孫中山「中山路」、「中山公園」、「中山堂」等名稱的街道或紀念建築。
- 至今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依然尊孫中山為國父,並於主要公家機關及各級學校懸掛其遺像。
- 孫中山當初便因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割讓台灣,而加深其推翻清廷的革命決心。孫中山一生訪台四次(備註:孫中山最後一次登台,只隨船泊港於基隆,並未上岸),尋求日本臺灣總督府幫助其所需的人力與金錢、軍火,也曾被軟禁於梅屋敷[註 12],今日成為國父史蹟紀念館,連附近的道路一併改稱「中山北路」。
[编辑] 中國大陸
- 1940年(民國29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通令全國,讚揚孫氏「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或「中國國父」。
- 在中國大陸,由於孫中山晚年對中國共產黨採取聯合政策,以及在他過世之後、其遺孀宋慶齡更是通過實際行動表達對共產黨的支持立場,故孫中山亦為自1949年之後、在中國的主流輿論中仍享有崇高名望的中國國民黨革命人士之一,但未見中國共產黨以國父稱之。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原先常見的街道名稱「中正路」大多被改,而「中山路」和「中山公園」等常見名稱卻多保留至今。現今中國共產黨官方對孫中山的評價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 北京天安門廣場逢重大節日——勞動節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孫中山的巨幅畫像被樹立在人民英雄紀念碑正前方。
- 孫中山被中國國民黨尊為「永遠的總理」;中國共產黨則稱他為「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民族英雄、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參 58]。
- 在孫中山140周年誕辰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發表講話指出,在孫中山先生組織領導和革命精神感召下,於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在中國的君主專制制度,孫中山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建立歷史性功勞,復興中華民族,並盛讚他為「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參 59]。
[编辑] 評價
[编辑] 正面評價
- 由於當時參與革命的主要領導人物,特別是蔣中正、汪兆銘(汪精衛)兩人,均為孫培育出來的領導人物。孫中山去世後,蔣中正領導他創建的國民革命軍北伐,在名義上完成中國的統一。故當時的國民政府以孫中山為最高的精神領袖,並認定三民主義為治國的最高指導。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孫中山成為蔣中正之外,凝聚全國向心力的象徵人物之一。國民政府與旗下將領也往往以「保障孫總理的革命成果」為號召,鼓動人民建設和將士作戰。因此到戰爭中後期,孫中山理所當然被推舉為中華民國國父 [參 60]。
- 對於孫中山的中國歷史貢獻分析,主要是認為孫中山的確是近代倡導共和革命,成功組織成分複雜的各種反滿勢力,並注入西方現代政治理論與憲政思想成分的領導人。而孫中山雖亦重視掌握領袖權力,但較具理想色彩,較能為制度建設之需要而放棄政治資源。孫中山雖倡導武力推翻滿清君主專制,武力弭平軍閥割據,但使用之手段較為溫和,善後措施較為寬容,不採徹底剷除之作法,與蔣中正或毛澤東等強調組織紀律而嚴厲懲處反對者不同[參 60] 。
- 孫中山亦為中國政治經濟現代化之重要階段性人物。孫中山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憲政民主,人民主權(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權力分立制衡,與社會主義等等。另加上其個人認為有必要保留的中國傳統制度機構——監察權與考試權,形成五權憲法學說。對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國的普及,具有推動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產主義派對中國未來建設的深入探索。而孫中山在其中採取某種折衷立場,卻堅持共和民主之憲政體制,至今仍有其價值[參 60]。
[编辑] 負面評價
- 他作為精神領袖的貢獻是不可抹殺的。[參 61]但孫中山其實在辛亥革命爆發10多天前收到黃興要求匯款電報,當時有些遲疑是否需立刻回覆,後直到辛亥革命爆發隔日在報上曉得革命軍佔據武昌[參 62],後雖收到同志要求立刻歸國信函[參 63],但當時他卻未立刻歸國,反而遠赴歐洲,用他在倫敦被難後的國外聲望,對英美德法四國政府與銀行團要求拒絕貸款給滿清政府,並且支持中國革命,最主要是擔心列強像在義和團與太平天國時與滿清軍隊聯手攻擊革命軍導致革命失敗。[參 64][參 65][參 66][參 67]而近代中國教育家蔣夢麟追憶在1911年10月8日在中國同盟會北美機關報《大同日報》,孫中山在報社內告訴同志中國有一場革命要爆發了。[參 68]
- 個別反傳統和民族虛無主義者如劉宗正指責孫中山有「大漢沙文主義」的 思想,指出孫中山試圖宣揚漢族同化少數民族的合法性,例如:「就歷史上說,我們四萬萬漢族是從那一條路走來的呢?也是自帝國主義一條路走來的。我們的祖宗 從前常用政治力去侵略弱小民族」(民族主義第四講)、「中國自秦漢而後,都是一個民族造成一個國家」(民族主義第一講)[參 69]。「有人說,清室推翻以後,民族主義可以不要。這話實在錯了。……現在說五族共和,我們國內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應該把我們中國所有各民族融化成一個中華民族。」但通觀孫中山後期的民族主義言論,其實更接近美國的國族主義,即美利堅國族,以漢族為主體,對內求各族平等,對外求國族平等,融合而成為中華民族的國族。
- 有研究稱二戰後駐日美軍總部官員在東京霞關外務省絕密外交文書中,發現了一封大正四年(1915年)3月14日孫中山給日本外務省政務局長小池張造的密函(日文),附有「盟約案」十一條,並有「孫文」簽名。該密函記載著與日本向袁世凱提出的「二十一條」極為相似的內容[參 71]。「盟約案」是在當年3月出版的《民族評論》中被揭露的。當時外界似乎已有所聞。1915年2月15日在上海發行的《正誼》雜誌刊登的來函中對「盟約案」進行指責:「然借異虐同之舉,引狼拒虎之謀,前為天良所不容,後為智計所不許。」[參 72] 後經美國、日本和中國專家筆跡與孫中山簽名方式考證,其「孫文」簽名為他人手筆[參 73]。其真實性受到廣泛質疑[參 74] 就連日本《產經新聞》連載之蔣總統秘錄,更是對此信之真實性提出四項質疑: 第一﹕當時, 孫先生雖然已經退位,但畢竟是擔任過中華民國元首的人物;像這樣關係到國家興廢的「密約」,怎麼會竟以日本外務省的一介官吏為對象而向之提出?縱使孫先生是有接洽這件事的意思,則足為適當交涉對象的人物,還多得很,怎麼會找上小池張造? 第二﹕ 孫先生未曾學習過日文,所以,他過去的重要文件——即使是對日本人發出的文件,也都是就用中文表達。可見像這樣重大的「密信」,怎麼會特地用日文書寫?第三﹕這封「密信」上的簽名——「孫文」兩個字,是模仿 孫先生的筆跡,而顯然不是他的親筆。第四﹕在1915年3月的時候,碰巧和日本「民族評論」雜誌揭載的十五條「密約」同時,而且也是在袁世凱帝制自為和日本二十一條要求的國難期間, 孫先生怎麼會有這種拋棄三民主義、奉送利益給日本帝國主義的怪行徑?,另外所謂的十五條「密約」據考證,這個「密約」所刊載時間為1915年4月,是日本提出二十一條要求時期,倘若真有此事,孫中山提出抗議,則會被日本以違反約定而受到反駁。但事實上,孫中山當時提出嚴正地抗議,日本方面未能有一語反擊,且孫中山對袁世凱以此為交換條件,實現其帝制野心,看得清楚,怎麼會在此簽訂超過二十一條內容的對外約定?而且這個「密約」,既未有原件出現,又未見日本方面的協議當事者是誰,根本是無需評論的。[參 75]
- 孫中山革命時期曾頗受日本友人資助,流亡時也曾避居日本。建立共和後企圖推動中日合作,曾首先提出大亞洲主義,他認為日本為亞洲最強的國家,中國為亞洲最大的國家,中日鑑於同文同種以東方王道文化為基礎,驅除西方霸道殖民文化[參 76],但日本卻曲解本意作為大東亞戰爭藉口,與汪精衛成立偽南京國民政府藉口[參 77]。
- 清末的革命團體普遍只有鬆散的組織,多數革命起義事實上並非直接由孫中山所領導,而是由黃興(黃克強)籌劃與統帥,時人也多將孫中山、黃克強兩人並稱「孫黃」,甚至將兩人共尊為『開國二元勳』,並有『孫氏理想,黃氏實行』的說法。[參 79] 至於革命黨內,認同黃為實際領導革命的黨人也不在少數。可惜的是1928年國民政府北伐後,黃的人馬被逐漸排除在中國國民黨之外,黃的貢獻則長期遭到忽視,直到1990年代才重新受到兩岸三地重視。孫中山政治生涯中,因固執以致與同志反目。例如同盟會時代之章太炎、中華革命黨時之黃興,皆曾為孫之股肱,而後來反目不相往來。此外,孫對革命的奉獻也許很大,但未必如官方所說般遠遠超過其他革命人士的貢獻。但不可否認孫中山在倡導革命思想,組織、領導革命團體都是處於領導者的地位。孫中山為推翻帝制所付出的犧牲與貢獻也為多數人所認同,只是有些人認為他不應該被稱為國父。
- 有一些研究假設孫中山對日本的態度有權宜投機的嫌疑。孫中山為換取日本支援革命,曾主張把中國東北,也就是滿族發源地——滿洲,讓給日本。此種看法與內地十八省「驅除韃虜」後放棄滿蒙西藏的情緒相契(革命黨在長江中游等地使用之旗幟即為十八星旗),然而此類主張雖然在辛亥革命前後的革命組織中相當普通。[參 80]但據日本《產經新聞》連載之蔣總統秘錄對此流言之考證結果載之,此話出處出於日本極右之軍國主義政黨黑龍會所編之《東亞先覺志士傳記》,而據考證此書會編撰捏造此言論主要係為了讓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合理化,且孫中山在其革命藍圖中--不僅東北,連臺灣都列在中國的版圖內;臺灣在1895年因馬關條約,被日本所割據,當時已被日本繼續殖民統治了十二年,但孫中山連對於在情況之下的臺灣,都主張屬於中國,何況中國主權仍存的東三省。孫中山的目的在謀求「全中國統一」,非常明確絲毫不容混淆事實。[參 81] 就連蔣中正在其「整軍與建軍」一文中追憶,表示『記得我在民國三年到東北去考察的時候, 總理曾經對我說﹕「日本人如果不將東北和臺灣交還我們,並保證朝鮮獨立,我們國民革命運動是不能停止的。你要將這個意思告訴日本將領。」』[參 82][參 83] 且據戴季陶所著之《日本論》內記載,1913年孫中山與秘書兼翻譯身分隨行的戴季陶和桂太郎先後兩度,有過15至16小時的會談。在會談中,桂太郎表示﹕「希望基於我們兩人的互相信賴,解決被英國所統治的印度問題,要是能達到這個目的,則日本不愁沒有『移民』和『貿易』地區。也就決不會作出侵略中國的拙劣政策。至於大陸的發展,應該由中國負責。中日兩國如果和好,東半球的和平便可以保持」,但在日本外務省記錄中,雖留有關於孫中山與桂太郎會面的一項記載,但其資料則完全被燒毀。[參 84]
- 受晚清會黨的風氣影響,孫中山在組建中華革命黨時,要求黨員向他本人宣誓效忠,而受到朱執信的質疑:革命何以要服從個人?孫中山則答覆說,服從個人即服從主義,「我這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也可以叫作孫文革命;服從我的革命,自然應該服從我。」[參 85] 當時嚮往革命的陳炯明認為這個做法不符合民主思想,故放棄入黨。[參 86]
[编辑] 著作
最早出版的孫中山集錄有胡漢民所編的《總理全集》[參 87]、黃季陸所編的《總理全集》、1958年國防研究院編的《國父全書》、與中國國民黨黨史會1950年編的《總理全集》12冊(後正名「國父全集」並由于右任題字),後中國國民黨黨史會將孫中山著作、宣言、演說、電文...等加以整理並由蔣中正題「國父全集」四字,最早於1965年國父百年誕辰出版《國父全集》三冊,後於1973年再次以前一版為基礎補充近二分之一出版《國父全集》6冊,1985年出版《國父全集》補遺,1988年由秦孝儀為首組織「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將中國國民黨黨史館現存資料、中國大陸的《孫中山全集》與公私立機關經考證為孫中山思想的資料,以1973年出版《國父全集》和1985年出版《國父全集》補遺為基礎全數整理編列為《國父全集》十二冊,並於1989年11月24日由近代中國出版社出版。[參 88]而在中國大陸則有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孫文研究所、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合編,由中華書局於1981年到1986年分別發行的《孫中山全集》,全十一冊。[參 89][编辑] 相關影視作品
[编辑] 註釋
- ^ 孫中山生日採用公定日期與公認說法[參 2],為其逝世後,廣東國民黨中央黨部向時居澳門的孫氏元配盧慕貞求證生辰,盧氏據訂婚時交換的八字查出,孫中山生於同治五年(1866年)農曆十月初六寅時(陽曆11月12日)。然而孫中山在1897年11月應英國劍橋大學漢學教授翟爾斯(Herbert Allen Giles)之請所著自述,則自稱生於1866年農曆十月十六日,與訂婚八字相差10天。學者黃季陸推測十月十六的「十」字可能是「初」字筆誤。[參 3]
- ^ 北帝廟即翠亨村之祖廟極北殿。[參 13]
- ^ 「予與陳、尤、楊三人常住香港,聽夕往還,所談者莫不為革命之言論,所懷者莫不為革命之思想,所研究者莫不為革命之問題。四人相依甚密,非談革命則無以為歡,數年如一日。故港澳間之戚友交遊,皆呼予等為『四大寇』。」[參 19]
- ^ 孫中山致日本有司小池張造私函原件內曾提出以二十一條相匹敵之條件,以換取聯日、討袁。該函件由日本學者松末英紀教授從日本戰前檔案中影印,並在1986年於孫中山先生誕辰一百二十週年學術討論會中發表。[參 33]
- ^ 越飛重申蘇聯願意拋棄沙俄時代的中俄條約,另外與中國交涉新約。越飛重申蘇聯無意使外蒙與中國分立。
- ^ 已知有:孫石、孫翠溪、孫強武、孫公武、孫武公、孫興公、孫興漢、孫明德、孫帝朱、孫東山、龍生、山月、陳文、洪漢、張宣、吳仲、公孫武、陳載之、陳日新、汪國權、朱家復、文香山、蕭大江、杜嘉偌(或作杜嘉諾)、李行癡(或作李竹癡)、李誤得、林行仙(或作林行僊)、 高達生、宗理忠、中山方、中山二(或作中山次、中山二郎)、高野方(或作高野芳)、高野長雄、高野艾斯、高山(Mr. Takayama)、笛化生江醫師(Dr.Namae Fueke)、雅喇巴醫師(Dr. Alaba)、雅羅哈(Mr. Alaha)、道肯士(Mr. Dokans)、四大冠、石頭仔、漢留客、彼方士、無恙生、品蘭堂、花憂公子、杞憂公子、中原逐鹿士、廣東香山來、南洋小學生、南洋一學生等化名與筆名,尚有名號則不勝枚舉。[參 39][參 40]
- ^ 孫文不信奉北帝廟之神佛,折斷村內「北帝」廟中神像之手,被村人攻訐圍剿,於是孫家安排其迅速離村,來到香港。
- ^ 此遺囑為汪精衛捉刀,今日中國人常提到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出自孫中山留給國人的遺言。當日孫托咐何香凝要「善視孫夫人(宋慶齡)」,「弗以其夫人無產而輕視」,何香凝回答:「先生,我親近先生二十多年,同受甘苦,萬一先生不測,我們當盡力保護夫人及先生遺族。我雖然知識能力都很薄弱,但是總算能夠親受總理三民主義的教誨,我有一分力量,必定盡力宣傳。」孫中山過去一再推遲為遺囑簽字,此時在宋慶齡附助下,在兩個遺囑文件上簽名。 [參 38]
- ^ 陳女士為孫中山革命時的伴侶。孫與陳未有過正式婚禮,但孫之兄長孫眉和孫之原配盧氏皆視陳為孫之妾,並將陳載於族譜之內;陳身故後亦下葬於孫家之家族墓園之內。
- ^ 見香港1892年教育年報(電子版載於http://sunzi1.lib.hku.hk/hkgro/view/s1893/1383.pdf ),第13頁,20條,譯文大意:經過五年訓練,西醫學院的首兩名學生於1892年7月畢業。雖然他們的資格仍未為政府承認,但一班獨立的考官認可他們可以在藥物、外科及接生方面執業。
- ^ 亦有說法是得到舊金山洪門致公堂保釋並代聘律師
- ^ 梅屋敷旅社位於台北車站附近。
- ^ 原名《國父孫中山》,2011年9月4日改為現名
- ^ 此為以孫中山在推動二次革命期間為背景的虛構劇本電影,另有同名 漫畫,但此漫畫是以惡搞為基礎的虛構劇情
[编辑] 參考文獻
- ^ 孫必勝:族譜註明‧陳粹芬是孫中山側室,星洲日報,2010年11月21日載
- ^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二十三條,行政院版勞工委員會 (正體中文)
- ^ 黃季陸:〈關於國父生辰的考證〉,載《研究中山先生的史料與史學》,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出版
- ^ 蔣總統秘錄第二冊--武漢的革命組織
- ^ 台北:孫中山--跨世紀了領航,p.121
- ^ 孫文學說--第八章 有志竟成
- ^ 台北:孫中山--跨世紀了領航,p.124-125
- ^ 毛澤東:孫中山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
- ^ 轉引自吳倫霓霞等編:《孫中山在港澳與海外活動史蹟》,第7頁,廣州:中山大學孫中山研究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
- ^ 白吉爾(Marie-Claire Bergère):《孫逸仙》,第35頁,台北:時報出版(2010年6月初版)
- ^ 11.0 11.1 11.2 國父的求學,孫中山學術研究網
- ^ 吳相湘:《孫逸仙先生傳》上冊,第16-31頁,台北:遠東圖書公司出版
- ^ 吳相湘:《孫逸仙先生傳》,上冊第15頁,台北:遠東圖書公司出版
- ^ 14.0 14.1 白吉爾(Marie-Claire Bergère):《孫逸仙》,第36頁,台北:時報出版
- ^ 孫中山,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
- ^ 中山史蹟徑,孫中山在香港(香港大學圖書館)
- ^ 孫文:《孫文學說》第八章,〈有志竟成〉
- ^ 辛亥革命百年慶典 香港應積極參與,中國評論新聞網
- ^ 19.0 19.1 19.2 《孫文學說》第八章,〈有志竟成〉
- ^ (中華民國台灣省)國民中學歷史教科書第二冊(民國八十八年一月初版)P.57:
- ^ 白吉爾(Marie-Claire Bergère):《孫逸仙》,第49頁,台北:時報出版(2010年6月初版)
- ^ 羅家倫:〈興中會成立日期之史的考訂》,載《中山先生行誼》下冊,臺北:臺灣書局(1995年10月初版)
- ^ 白吉爾(Marie-Claire Bergère):《孫逸仙》,第62-63頁,台北:時報出版(2010年6月初版)
- ^ 劉蜀永:《香港的歷史》,第57-70頁,北京:新華出版社
- ^ 引用錯誤:無效
<ref>
標籤;未為name屬性為ReferenceA
的引用提供文字 - ^ 興中會、中國同盟會、黃花崗起義、烈士陵園(1895-1911). 博訊文壇 [2010-01-27] (中文).
- ^ 李筱峰,〈孤峰對話〉,2006年4月12日
- ^ 歷史資料:成都血案、武昌起義、鄂州約法、民國公報-1911(簡體中文)
- ^ 李寒,中國軍史:1925年 孫中山逝世 中國廣播網(簡體中文)
- ^ 袁世凱pk孫中山:政治家遭遇理想家
- ^ 31.0 31.1 31.2 二次革命與討袁護法. 孫中山學術研究資訊網 (正體中文).
- ^ 文史小語:孫中山為何叫「孫大炮」
- ^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C. Martin Wilbur著作SUN Yat-Sen: Frustrated Patriot(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6)內亦有引英日文史料證明。
- ^ 改組政黨與北伐. 孫中山學術研究資訊網 (正體中文).
- ^ 35.0 35.1 35.2 35.3 35.4 三鑒齋. 孫中山「聯俄容共」 (中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