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為什麼佛教宗派有這麼多?

這要從佛教的歷史發展上來探究
    佛在世時,佛教僧尼團體本來稱為僧伽,是當時唯一的教團,並無分宗,也就是說沒有分宗派但是在佛陀入滅後數百年之間隨著各地的流傳,則逐漸產生了十八至二十個部派;後來隨著大乘佛教興盛,因學說的分歧,其中又有中觀派、瑜伽派之形成。
    在中國,佛教宗派之產生,大約在隋唐時代,共有十三宗之說。所謂的十三宗,即:淨土、毘曇、成實、律、三論、涅槃、地論、攝論、禪、天台、華嚴、法相、密宗等。
    因此,佛教分宗派是導源於佛陀圓寂後,弟子所秉持的學說逐漸分歧的結果而根據根據李炳南老居士編著《佛學問答 》一書的記載則認為:「 佛法無量,門類繁多,如天有日月風雲,似地有山海草木。人無絕世之資,何能遍學遍通,必不得已,故有擇專一之舉,如世學之設專科然,於是而宗派出焉。此為求學之方便,實非樹立門戶,黨同伐異。未法時期,鬥諍堅固,是丹非素,良可慨也。天竺中華日本,佛法皆盛,宗派各有不同,即中華古今亦異,以前尚有涅槃地論等多名,今只餘常言之十宗,而俱舍成實,實亦少人弘揚矣」!
    換句話說佛理浩如煙海,而眾生根器不盡相同,利根者有利根的法門,鈍根者有鈍根的修持方式,以及修行因緣的不同,和當事者所生時代的背景文化之差異,也是導致佛教分宗的肇因之一。
    即便在日本平安時代也有律宗、俱舍宗、成實宗、法相宗、三論宗、華嚴宗、天台宗、真言宗等八宗的存在盛行。最重要的是要適應各種不同根器與因緣的修持者學佛的根器與因緣,可以簡稱為根機
    總之發心學佛者,個人的智慧有深淺,性向有差別,喜好的法門各有立場不同,甚至善根有薄厚,在這種種不同的條件之下,因而引發大藏經的探討與學習,就有所分別取捨,歷代祖師大德就將法海藏經,分門別類,組織各宗各派,但應無量眾生之機,如此演化延傳下來,佛法在中國,便形成十幾個宗派
    以下歸納佛教分宗派的原由
    一、因為根器不同而分。例如:唸佛號以便往生西方極樂淨土,萬人修萬人去!
    二、因為其所依據的論不同而分。例如:禪宗依據金剛經,闡說一切禪宗公案。
    三、因為開山祖師的不同而分。例如:禪宗又分歧為五個宗派,但其宗旨皆相同。
    四、因有自創學說者,而各自創立 門派,稱為( 混合八宗共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